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政企协作、互惠共赢”实现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

导读: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环办土壤〔2023〕24号)有关要求,加强经验总结和典型推广,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在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的指导下,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面向全国征集遴选了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整改、污水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现予发布,供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

基本情况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位于汉中盆地中心地带,地形地貌以盆地平原为主,“一江五河”纵横交错,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年降雨量843.9毫米。城固县是陕西、甘肃、四川毗邻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汉中第二人口大县,有“鱼米之乡”“中国柑桔之乡”“天然药库”和“生物资源宝库”等美誉。全县幅员面积2213.39平方公里,辖1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230个行政村47个社区,总人口53.67万,农村常住人口22.71万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4元。近年来,城固县因地制宜采取厕污共治的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2023年,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40.44%、卫生厕所普及率81.7%。

文光村位于城固县文川镇政府以南,距离县城18公里处的平川地区,辖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692户2076人,该村以优质粮油、中药材、柑桔、猕猴桃等为主要致富产业,优质粮油种植1500亩,中药材元胡种植450亩,柑桔种植300亩,猕猴桃种植园500亩。文光村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因地制宜确定了资源化利用模式,全村累计新改建卫生厕所526座,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92.9%。在此基础上积极解决改厕后的粪污处理问题,在村域内建设大三格化粪池,将无害化处理后的有机液体肥(沼液)引入陕果集团猕猴桃基地,集智聚力探索出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实现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 治理思路


一是因地制宜,合理施策。根据村庄水冲式厕所普及率、村庄自然地理、常住人口、百姓用水习惯、村庄污水治理设施条件等现状,针对猕猴桃种植用水用肥需求与百姓意愿,制定“户用化粪池+大三格式化粪池+暂存池+猕猴桃灌溉”的利用模式。

二是治种结合,以用促治将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与猕猴桃种植灌溉统筹考虑,充分利用户用化粪池和大三格式化粪池处理设施对污水病虫卵及细菌消杀作用,最大限度降低对果园的影响;有效利用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和水等资源,促进生活污水的消纳治理。

三是政企协作,共建共管。明确双方职责分工协作,建立政府和企业分头建设、共同运维的管理机制,实现建管并重、发挥合力。由政府负责户用化粪池、大三格式化粪池、暂存池等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完善建设及后期运行效果监督管理,企业负责猕猴桃果园内灌溉系统建设与处理设施、灌溉系统的后期运维保障。

四是经济实用,易于推广。选取户用化粪池、大三格式化粪池双重无动力处理方式,节约电费、药剂等运维费用。宣传推广示范成功经验,推广应用到当地其他猕猴桃园、柑橘园、蔬菜园等农业生产基地,以点带面形成产业示范效应。


 资源化利用模式和技术 


根据文光村四组、五组村住宅分布、地形地势、百姓意愿等情况,探索实践“户用化粪池+大三格式化粪池+暂存池+猕猴桃灌溉”资源化方式,解决本村改厕后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农户灰水和经户用化粪池处理后的厕所黑水上清液经管道收集至大三格化粪池深度处理,出水在暂存池进一步沉淀、暂存,用于补充周围猕猴桃园的灌溉和施肥用水,实现生活污水的最终消纳。户用化粪池占地面积约2-4平方米,容积约1.5-3.0立方,停留时间约25天(当地户均常住人口3人,人均用水量50升/天);文光村四组村东、五组村西各建成1座容积100立方米的全地埋大三格化粪池处理设施,三格池容积比例为2:1:3,材质为玻璃钢罐体,占地130平方米,长10米、宽5.5米、有效深度2.0米,停留时间6.25天,覆盖文光村2个小组282户850人。第一格:容积33.4立方米,对流入的污水进行截留沉淀、发酵和分解有机物。第二格:容积16.7立方米,对流入的污水进行继续发酵和沉淀处理。第三格:容积50立方米,对流入污水进行贮存及沉淀。暂存池:容积100立方米,用于临时暂存未完全利用的污水。暂存污水通过管道接入到陕果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管网和滴灌管网,根据猕猴桃园的灌溉和施肥需求抽取利用,年资源化利用水量1.12万吨。猕猴桃果园的灌溉频率5-7次/年,施肥频率4-5次/年,全年灌溉和施肥次数为9-12次,基本可以实现每月用一次水,实现了厕所粪污闭环运行、就地消纳和利用。

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农户厕所→集中污水管网→三格式化粪池→暂存池→猕猴桃灌溉/施肥利用。

水肥一体化: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

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

图1  “户用化粪池+大三格式化粪池+暂存池+猕猴桃灌溉”模式工艺流程图

图2  大三格式化粪池应用实景图

图3  灌溉系统智能配肥系统应用实景图

图4  猕猴桃园滴灌应用实景图

▋ 运维管理机制


建设费用采取政府财政补助、村集体负担、村民适当缴费或出工出力承担等方式进行资金筹措。

陕果集团负责设施日常运维,运维费用由受益方陕果集团承担。同时,村环境监管员负责村内污水收集管网定期巡查工作,及时清理疏通收集管道;镇环保办定期检查考核,确保设施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 成果亮点


一是污水变废为宝。文光村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是农村改厕工程的延伸,是将农村生活污水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该项目将农村改厕、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机结合,将无害化处理后的废水通过灌溉系统科学应用到猕猴桃园区,做到厕所粪污闭环运行、就地消纳和利用,厕所粪污摇身变为果园肥料。

二是环境效益显著。在文光村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实施中,文光村对农户厕所、污水管网、大三格化粪池均进行了精心设计,施工结束后又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对施工场所周围的环境、道路进行了美化亮化,村里的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环境效益显著。

三是带动产业发展。文光村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项目覆盖陕果集团文光村基地220亩猕猴桃园,年可节约灌溉水量1.12万吨,节约肥料12吨,年增收节支约3万元。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果品品质,还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解决了户厕粪污排放的困局,开创了农户、企业合作共赢新局面


▋ 联系单位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管理所、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城固分局 

联系电话:(010)84665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