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南湖湖泊水质提升与生态修复

案例图片

案例名称

浙江嘉兴南湖湖泊水质提升与生态修复

案例类别

工程示范案例

技术类型

河湖生态修复

解决难点问题

水体透明度低,感官差;沉积物植物缺失,生物多样性较低。

整体解决方案

构建从陆地到水域逐级削减面源污染的生态安全格局,强化城市海绵设施截留净化效率,提升河网污染支浜和湖荡湿地的自净能力,实现面源污染全过程消减。采用降雨径流-排水管网-河网动态边界耦合模拟和基于闸泵调度的水质水量动态实时调控优化关键技术,提高了复杂河网系统水量水质优化调度模型运算的效率和可靠性,实现南湖及周边河网水量水质优化调度。突破以光补偿深度与水深的比值和底泥有机质含量为依据的分区分期沉水植被模块化种植关键技术,构建螺-密齿苦草共生体的水下模块化草坪,逐步形成沉水植物稳定健康的维持机制,并采用“河道-河网-湖荡淤泥减量化与资源化成套技术”、“源头分离-过程削减-生态净化多级屏障水质改善成套技术”,修复南湖及采菱桥港、长盐塘、青龙港、张家门港、金谷桥港等入湖河道区域,常水位时总水面面积约为0.77平方公里,其中南湖水面面积约为0.55平方公里。

案例成效

实现了示范区水体的水质改善。实施技术前,示范区水体透明度处于较低水平,总氮、总磷及氨氮均处于劣V类水平,高锰酸盐指数处于IV类水平。通过为期半年的技术示范应用,水体透明度由0.3米提高到1米,总磷由0.15mg/L下降到0.03mg/L,示范区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根据南湖中心监测断面2019年1月—2021年3月的监测数据显示,工程实施后,南湖水体溶解氧由6mg/L提升到2021年的7mg/L;高锰酸盐指数由4.2mg/L下降到3.6mg/L;总磷由0.16mg/L下降到0.035mg/L,总氮由3.3mg/L下降到2mg/L。

推广应用情况

水质水量动态实时调控优化关键技术应用于崇明岛平原河网水动力水质优化调度过程中,提升了水闸调度方案编制的时效性、精确性和可靠性;河道-河网-湖荡淤泥减量化与资源化成套技术应用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帆船比赛码头项目、大东湖水网连通工程九峰渠连通工程清淤固化、武汉巡司河综合整治等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