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湖滨带多自然型生态修复

案例图片

案例名称

江苏省宜兴湖滨带多自然型生态修复

案例类别

工程示范案例

技术类型

河湖生态修复

解决难点问题

因地制宜创造多样性和异质性的生境条件,恢复多样性土著生物,构建食物网结构,使恢复后的生态系统达到稳定和自维持状态。

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防波消浪带+湖滨带水生植物修复/基底生境重建+堆积藻类控制”工艺,构建了适宜大堤生境的湖滨带多形态基底,解决了太湖湖滨带湖滨湿地被侵占、风浪淘蚀近岸基底、水生植物大面积消亡、水质差、藻类堆积等问题。

案例成效

工程建成后,示范区水体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分别降低12%、20%、19%,风浪平均波高消减64%、波能消减67%,区域内植被覆盖率由几乎为零上升到30%以上,逐步形成能够自我繁衍更替、生态功能逐步健全的群落形态,基本达到自我维持状态,生态状况与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推广应用情况

在宜兴市周铁镇、浙江台州长潭水库、湖南大通湖湖滨带修复、淀山湖青商路近岸水域生态带建设等工程中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8千余亩。江苏省宜兴市西太湖八房港段湖滨带生态修复项目入选江苏省生态环境十大先进典型项目。支撑生态环境部《河湖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浙江省湖库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的出台,为指导和规范我国湖滨缓冲带的划定及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