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 日文版 →
当前位置: 首页>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结合雄安新区在大气质量改善、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及周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难点问题,为雄安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全面技术支撑,提供技术调研、选型评估、全方位技术服务,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评估验收,推动一批符合雄安新区及白洋淀周边治污需求的环境科技成果在示范区转化与推广应用。

示范区内将建立专业的第三方技术评估机构,具有实证评估条件的实验室和二次开发基地,建设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实施标志性示范工程,组建专业化的生态环境科技服务队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对改善环境质量、提升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机制和模式。

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现状展示平台简介

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现状展示平台采用先进的系统工程思想、基于SOA的架构分析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利用在线平台直观展示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现状,如图1所示。

图1 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现状展示平台主页面

平台包括首页、综合分析、水质一览、数据管理4个业务架构,其中数据管理模块仅管理员账号权限下可视。平台具体架构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平台业务架构图

首页可以展示大清河流域9条主要入淀河流及其上游河流上的安州、焦庄、望亭、蒲口、白合、北河店、倒马关、新盖房、紫荆关、阜平、涞源、码头、台头、王林口、太平庄闸、台头、砂窝等17个国控断面,白洋淀内采蒲台、端村、光淀张庄、南刘庄、圈头、烧车淀、王家寨和枣林庄等8个国控断面的水质现状。可以直观显示上述断面在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等5项监测指标对应的水质类别。鼠标悬停在某一具体断面上,亦能显示该断面的具体水质信息。首页上同时显示入淀河流对应的水功能区划的功能区信息、断面所在的控制单元的信息。

综合分析模块可以实现水质对比分析和单断面趋势变化分析,可以比分析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铜、锌、氟化物、硒、砷、汞等29项监测物,目前数据库已经收录大清河各断面自2017年以来、白洋淀各断面自2009年以来逐季度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效果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水质对比分析示意图

图4 单断面趋势变化分析示意图

数据管理模块可以通过管理员账号实现断面信息、水质信息、河流与断面水功能区划信息、污水处理厂排放信息、污染企业排放信息的后台数据维护。目前平台录入的数据为断面信息、水质信息、河流与断面水功能区划信息,已经预留出污水处理厂排放信息、污染企业排放信息的录入接口。

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现状展示平台可以在web端和手机端实现远程登陆,可以展示于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综合转化服务平台等线下展厅,如图6所示。

图6 线下展示效果

(一)技术评估中心

构建以会议评估和实证评估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建立专家库,形成由科研院校和生产一线技术专家组成的第三方评估团队,确保评估的公正性、权威性,为成果转化相关方决策提供支持。

主要建设实证评估实验室和撬装式移动评估工作站两部分。实证评估实验室具有完备的实证评估功能,能够开展水处理工艺、单元设备、药剂等功能评估实验,形成可靠的实证评估报告。撬装式移动评估工作站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水生态治理领域工艺、装备、材料、药剂等方面的毒性指标和常规指标的现场测试。

(二)二次开发基地

以技术成果工程化应用导向,打通工艺放大、适用领域拓展、系统方案规范化设计及技术模块标准化设计等中间环节,打造生态环境技术成果二次开发完整体系。对单项技术、集成技术和成套技术构建相应的二次开发模式,实现环境技术成果二次开发的产品化、标准化和工程化目标,满足交易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的条件要求。

(三)交易孵化中心

交易孵化中心以市场和产业为导向,畅通技术交流与交易的渠道,具备技术展示、技术咨询、技术供需对接、技术交易等功能。线上与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发布环境技术供求信息,地方政策解读,技术项目咨询;线下开展技术展示、技术供需对接、技术培训、宣传推广等。

(四)技术示范推广基地

将治理效果好、投资省、具有典型性的技术示范推广,在水污染治理、清洁供热、固体废物处理等领域实施标志性示范工程,充分展示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对改善新区环境质量、提升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对全国环保科技成果转化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copyright©2019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416号-5 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

京公网安备 11010519035-20002号